旅游须谨慎:这几种旅行传染病你可别中招!

发布时间:2018-01-05 19:58:53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旅游虽美好,出行须谨慎!在亲近自然、领略异国风情的同时,你是否关注过旅行相关传染病呢?由于许多传染病具有季节性、地方性等流行病学特点,所以旅游者在旅行过程中应特别注意传染病的预防。 近期,Medscape 医学网站邀请戴维医疗中心副院长、美国威克森林浸信医学中心急诊医学副教授 Nicks 博士带来精彩讲座,网罗近期 11 种发病率较高的地方性流行传染病,对于在忙着查找各种旅游攻略的你,赶快分出一些时间好好学习一下,做好出行准备,从而做到乘兴而去、平安而归。


1.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

B1435298513_small.jpg

图 1. 2012-2015 年中东呼吸综合征确诊病例分布情况(图片来源:世界卫生组织 WHO) 


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是由新型冠状病毒 MERS-CoV(冠状病毒亚科,乙型冠状病毒属,遗传谱系 C)引发的一种病毒性呼吸道疾病。该病首次于 2012 年在沙特阿拉伯发现,研究发现从埃及、卡塔尔和沙特阿拉伯骆驼分离得到的 MERS-CoV 病毒株与人类患者体内分离出的病毒株相符,因而推断骆驼为 MERS 病毒的宿主、有可能是人类患病的传染源。 


病毒在人际间传播最有可能是通过呼吸道分泌物经空气传播,以及人 - 人密切接触传播。现已在多个国家出现散发或首发 MERS 病例,包括约旦、科威特、阿曼、卡塔尔、沙特阿拉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黎巴嫩、伊朗和也门。 


另外,其他大陆也相继发现了从 MERS 流行地区旅游归国的发病者,包括欧洲(英国、西班牙、法国、德国、意大利和荷兰)、非洲(突尼斯、埃及和阿尔及利亚)、亚洲(马来西亚、菲律宾、韩国)以及北美洲(美国)。由此提示临床医生,获取病患全面且详细的旅游史,对于疾病的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MERS 逐渐引起国人关注当追溯至韩国 MERS 疫情的暴发。2015 年 5 月,韩国发现首例 MERS 确诊病例,该病例是一名 68 岁男性,曾经前往过中东地区旅游,继该病例之后韩国境内 MERS 疫情全面暴发。 


截至2015年6月17日,韩国已发现 MERS 确诊病例 162 人、死亡病例 20 人。2015 年 5 月,韩国一例患病男性入境我国,成为我国首例输入性 MERS 病例。

2.jpg

图 2. 血清学试验检测 MERS 患者血液样本(图片来源: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 JL Harcourt)

 

病毒感染者可无症状或轻微症状,但多数 MERS 患者会出现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疾病表现,如发热、咳嗽、气促;重症病例可出现并发症如肺炎、肾功能衰竭甚至死亡(占 30%-65%)。与令国人记忆深刻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的冠状病毒(SARS-CoV)相比,目前流行的 MERS 冠状病毒(MERS-CoV)是冠状病毒的一种新基因型,同蝙蝠冠状病毒谱系更相近。

 

现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呼吸道样本以及血清学试验检测血液样品,可诊断 MERS-CoV 感染。尚无疫苗或特效治疗手段用以防治疾病,主要依靠支持疗法(如心肺支持)维护身体重要器官功能,总体治疗方案是基于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 预防措施包括勤洗手(时间 ≥ 20 秒),不用没洗过的手接触颜面部,咳嗽 / 打喷嚏时自觉用纸巾遮掩口鼻,尽量不到人群密集场所,不与患者共用餐具 / 洗漱用具,以及注意清洗 / 消毒经常接触得到的器物表面。 


2. 埃博拉病毒病 


埃博拉病毒病(旧称埃博拉出血热)是一种严重致命性、人畜共患纤维病毒感染性疾病。其致病病毒分为 5 个亚种,分别是扎伊尔型、苏丹型、塔伊森林型、本迪布焦型和雷斯顿型,现认为前 4 种亚型可导致人类患病,而果蝠(狐蝠科)可能是该病毒的自然宿主。 


野生动物传播病毒给人类,随后病毒可在人际间传播,主要通过直接接触或暴露于感染者血液、器官、分泌物或污染物(如针头)进行传染。既往埃博拉疫情主要暴发于非洲中部和西部偏远村庄、近热带雨林地区;而前不久刚刚逐渐平息的 2014 年埃博拉疫情,则起源于三个国家(几内亚、利比里亚和塞拉利昂)人口稠密的城镇地区。 


目前,报告有埃博拉确诊病例的国家有:几内亚、利比里亚、塞拉利昂、尼日利亚、刚果民主共和国、加蓬、苏丹、科特迪瓦、乌干达、刚果共和国和南非(输入性病例)。2014 年,美国出现两例旅游相关输入性病例,分别是在几内亚救治埃博拉患者的一名医生以及得克萨斯州一名到过达拉斯旅游的西非男子;另外,还有两名在西非参与救治埃博拉患者的医务人员。


埃博拉是一种非常严重的致命性传染病,公共卫生机构主要应致力于寻找有效救治措施以及阻断疾病在人际间的广泛传播。

3.jpg

图 3. 埃博拉病毒生活史(图片来源:美国 CDC) 


埃博拉潜伏期通常为感染后 ≤ 1 周,极少数 ≤ 2 周;潜伏期期间,感染者可表现有关节炎、腰痛、发热 / 寒战、疲劳 / 不适、头痛、恶心 / 呕吐、腹泻和咽痛;晚期可出现出血症状,累及眼、耳、鼻、口和直肠,还可表现有结膜炎、生殖器红肿、皮肤疼痛加剧以及全身出血性皮疹。重症病例可发生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休克、昏迷甚至死亡。


诊断方法包括抗体捕获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抗原检测、血清中和试验、逆转录酶 PCR(RT-PCR)技术、电子显微镜观察和细胞培养分离病毒株。埃博拉病毒病为排他性诊断,首先需要与其他常见疾病相鉴别,包括疟疾、伤寒、志贺氏菌感染、霍乱、钩端螺旋体病、鼠疫、立克次体病、回归热、脑膜炎、肝炎以及其他病毒性出血热。

4.jpg

图 4. 实验室检测埃博拉(图片来源:美国 CDC)


必须警惕所有的患者样本都具有极端生物危害风险,因此,在进行所有相关实验室操作时都应在最高级别生物安全防护措施下完成。 为了减少埃博拉传播风险,应做好以下防护措施:尽量避免接触疫区、照料病患时穿戴好个人防护屏障(如防护服、手套、面具等)、发现病例和疑似病例立即隔离以及一些其他常用防控传染措施。 


感染患者通常住院接受治疗,多数人接受强化支持护理治疗(如静脉补液和滴注药物)用来处理休克和 / 或感染症状;出血者可输注血小板或新鲜血液。该病的死亡率可达 90%。 


目前尚无正式批准的用于防治埃博拉的疫苗和治疗药物,多种疫苗正在试验研究阶段,如塞拉利昂引进抗埃博拉疫苗临床试验(STRIVE)(2015 年 4 月开始的一项 II/III 期试验,用来评估待选疫苗 rVSV-ZEBOV 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3. 基孔肯雅热

5.jpg

图 5. 基孔肯雅热既往或当前流行地区分布(图片来源:美国 CDC) 


基孔肯雅病毒(CHIKV)是一种披膜病毒科 RNA 病毒,通过受感染雌性埃及伊蚊 / 白纹伊蚊叮咬人体传播。目前,非洲、亚洲、欧洲、印度洋和太平洋地区已经发生相关疫情;2013 年 12 月,CHIKV 席卷蔓延美洲加勒比海地区,基孔肯雅热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 


感染患者主要表现有发热和关节痛,还可出现头痛、肌痛、关节肿胀和皮疹。多数患者可快速痊愈,但关节痛会持续数月时间。严重并发症不常见,重症高危人群包括围产期感染新生儿、老年人(≥ 65 岁)和有基础合并疾病者(如糖尿病、心脏病等)。 


诊断该病常用血清学试验(如 ELISA),用来发现抗 CHIKV 的 IgM 和 IgG 抗体。疾病发作后 1 周采集感染者血液样本,通过血清学和病毒学方法(如 RT-PCR)检测 CHIKV 感染。由于该病与登革热具有一部分相同的症状体征,因此临床在鉴别诊断这两种疾病时有一定的困难,但这两种疾病治疗方法类似,均为对症支持治疗。

6.jpg

图 6. 图示为菲律宾一名 CHIKV 感染患者的左脚皮疹(图片来源:维基共享资源 |NSAA)


CHIKV 传染的主要因素在于蚊媒的昼夜活动以及蚊子滋生地与人类栖息地的密切重叠。防控感染的关键在于消灭 / 尽量减少人为蓄水地(近似蚊子自然滋生地的场所)以及避免伊蚊叮咬,如穿经氯菊酯处理的服装(减少皮肤暴露),使用含 N,N- 二乙基间甲苯甲酰胺(DEET)、羟乙基哌啶羧酸异丁酯和对薄荷基 -3,8- 二醇柠檬油成分的驱虫剂,或者使用含驱蚊酯 IR3535 的驱虫剂。 


目前尚无治疗 CHIKV 感染的疫苗和特效药物;预防是处理 CHIKV 感染的最佳应对策略。支持治疗主要包括保持充足的休息、足够的补液和服用退热药 / 止痛药控制症状。 


公开课推荐

更多

感控专家

更多
# #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